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1228講座內容進階版

經和主講者協調後,講座題目如下:

民怨四起的阿都拉治理

-從BersihHindraf大集會,剖析大馬社會力量的趨勢

  主講者將會結構性地詳談阿都拉治理問題和民怨四起的起因,以及大集會出現的導因,還有未來民間社會力量的走向。

  現場也將播放長達10分鐘的4場集會遊行短片作為開場。

           Bersih,那一片朦朧,不是雨。             
  
           Hindraf,那一片朦朧,也不是雨。 


主講者簡介

楊凱斌,現任獨立三語網路媒體《當今大馬》中文版編輯。英國伯明罕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碩士,馬來西亞工藝大學資產管理系學士。榮獲英國外交部"志奮" (Chevening) 獎學金學者,並獲選為歐盟駐中國與蒙古大使館實習政治分析員,曾出任馬來西亞獨立雜誌《小辣椒》編輯(20002003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快來參加!】解析大馬社會力與公民社會發展講座

《解析大馬社會力與公民社會發展-從BERSIH及HINDRAF談起》

時間:12/28(五)7:00PM-8:30PM(更改為7點開始哦)

地點:臺灣師範大學本部正104教室 (點我我是師大地圖)

主講:《當今大馬》中文版主編楊凱斌

主辦:馬來西亞愛國雞婆聯盟


前言

如果這是我愛你最好的距離

  11月,對許多旅台的大學生而言是忙著準備期中考的季節。

  卯足全力地準備,帶著黑眼圈赴考場,期中考告一段落最要緊的事情很多,唱K、社團活動、打工、趕報告......忙碌得不得了。

  正當你也許正在埋頭苦讀、狂磕日韓港劇、打工、開會、打報告、談戀愛、接吻、看書看電影的時候,2007年的11月,家的那一邊發生了兩場驚天動地的大遊行。

  11月10日,數萬人民身穿黃色衣服走上街頭訴求公正普選,這個活動,由凈選盟(BERSIH)發起;11月25日,超過3萬名印度同胞走上街頭為受英殖民地政府剝削的馬來西亞印裔先輩申冤,這個活動,由興都權益委員會(HINDRAF)發起。

  這兩場遊行撼動了當局的神經,他們拼了命的打壓,抹黑,卻無法抑制馬來西亞正在崛起的公民力量。

  是的,公民力量。

  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仰賴這個社會有多少稱職的公民。

  遠在台灣的我們,除了逢寒/暑假回家過年以外,也許來不及關心和感受這股公民力量的崛起。

  馬來西亞愛國雞婆聯盟很榮幸的邀請到《當今大馬》中文版主編楊凱斌前來為大家解析大馬社會力與公民社會發展,對於家國,我們也許遠在天邊無從感受,但是我們也許可以從一直待在前線的人窺見一些什麼。

  回去以後,我們也會是這群公民的一分子,曾經負笈台灣的你又會選擇當個什麼樣的公民?

  一起來吧!關心也好,踢館也罷,一起來吧!

  為自己做點什麼,總比別過頭去又要天天埋怨來得好,不是嗎?


P/s:放心,沒有人會被抓。


延伸閱讀:

乾淨王子 

BERSIH的宣傳短片

WikipediaBersih

WikipediaHindraf

半島(辦得到) Al Jazeera 電視台的

BERSIH Report

Hindraf Rally Report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噤若寒蟬巡迴-高醫場


  大家,噤若寒蟬影展北上之後,即將南下,這次是高雄醫學大學。

  高醫的,南部靠近高醫的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電影,聊家鄉吧!
 

日期:12/21 (五)

時間:8:30pm

地點:07 新館一樓視聽室(點我點我我是地圖

也就是~ 校門口進來左轉-->05綜合球場-->07宿舍新館 

片單與片長請點選參考清華場次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宣傳]龍應台基金會-你所不知道的馬來亞

上次錯過【最後的共產黨員】的朋友,不要錯過12/08(六)龍應台基金會的活動-你所不知道的馬來亞


講者: 顧長永(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教授)

主持: 林正修(新台灣人基金會副執行長)

地點: 月涵堂會議廳(台北市金華街110號)

時間:

13:30-15:00pm 放映紀錄片〔最後的共產黨員(The Last Communist)〕

40年代末到50年代,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陳平,在日本入侵時轉而率領馬共游擊隊英勇抗日,日本敗退後,又成為英國殖民者的打擊對象。不屈服的陳平,率領 群眾退入叢林繼續格鬥,進行長達40年的武力抗爭。馬來西亞著名獨立電影導演阿米爾(Amir Muhammad)在片中收錄了陳平與多名前馬共成員的訪談,該片雖然通過馬國電影審查機構的審查,卻仍遭到國家安全部門禁播的命運。

15:00-17:00pm 沙龍

馬來西亞宣告獨立已近半世紀,人們該如何評價馬來亞共產黨的歷史作用?是華裔恐怖分子?還是爭取民族獨立的的愛國主義者?馬共領導的反殖民鬥爭,是否加速了馬來西亞的獨立進程?如果沒有馬共,「巫統」能否爭取到國家獨立?一段煙沒的歷史,打開來看。


報名資訊

電話:(02) 3322-4907 傳真:(02) 3322-4918 網路: http://www.civictaipei.org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幫Yasmin Ahmad(雅絲敏阿莫)導演宣傳

上次因為版權問題,雞婆聯盟沒辦法播出Sepet,然而今年台北金馬影展,導演是金馬其中一位焦點導演之一,她屆時也將來到台北與觀眾交流。

幫導演做個宣傳,請大家不要錯過。

以下是片單,欲知更多詳情請到
2007金馬影展部落格

日期 時間    片名 地點

11/24 (六) 1240   Gubra/花開總有時 信義14廳

11/25 (日) 1330   Rabun/愛到眼茫茫 信義13廳

11/26 (一) 1330   Mukhsin/木星的初戀 日新威秀

11/27 (二) 1030   Rabun/愛到眼茫茫 日新威秀
  1600   Sepet/我愛單眼皮 in89

11/30 (五) 1930   Mukhsin/木星的初戀 日新威秀 ◎

12/01 (六) 1320   Sepet/我愛單眼皮 日新威秀 ◎

12/02 (日) 1500    Gubra/花開總有時 信義14廳 ◎
1700  導演講堂:Yasmin Ahmad 信義14廳 ◎


說明:11/30 -12/02 這三天的場次導演本人都會出席。想近距離接觸Kak Yasmin的人記得要提早買票囉,
要參加導演講堂必須憑任一金馬票根排隊入場,額滿為止。

(換言之,想要確定有位請買講堂前一場~)               


延伸閱讀:

大馬電影新浪潮與雅絲敏阿末-寫在金馬影展之前


金馬影展焦點導演介紹

三部參演片子的預告片

Yasmin Ahmad:用單眼皮看種族鴻溝

Yasmin Ahmad &何宇恒獨立對話

我和大馬導演3~《電影沒有禁忌 雅絲敏阿末》

雅絲敏影視情

我真的愛,《我愛單眼皮》(Sepet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2

名人推薦3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噤若寒蟬巡迴-清華大學場


日期:2007/11/25(日)

時間:1300入場,1330開始

地點:清華大學研發大樓 105( 從校門進去第一棟樓)

點我點我我是地圖

嗯,我們真的很雞婆,希望有興趣的人愿意撥冗參加。

經過討論,我們為大家選了7部片子,共79分鐘,片單如下:


(一) CUT「喀嚓」a film by Royston Tan(陳子謙)

影片簡介

   電檢局超級粉絲的男子在超市巧遇電檢局長官(其造型是影射當時的電檢局執行長Amy Chua),遂高度亢奮的他追著「偶像」不放,並用道地的Singlish連珠炮般數出挨過電檢局利剪的電影,他細數著她的每一部「作品」,是如何地呈現 「保姆式看什麼我幫你選」剪輯美學。

  這部由新加坡獨立電影工作者陳子謙出品的超華麗爆笑歌舞劇以獨特的新式英文與歌舞劇,好好地將新加坡的電影檢查制度嘲笑一番。

影片背景

  因為前作「15」被新加坡電檢局剪了27刀,還得以限制級的方式上映,新加坡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人陳子謙感概於新加坡政府保母思維的施政方式,遂自費拍攝「cut」。陳子謙認為:「出於妄想症的電影檢查制度,所造成的傷害只會多於好處。審查制度會妨礙辯論。」

  這部電影在當地網站被下載數萬次。日前也曾在新加坡國會議堂被提起,新加坡新聞、通訊暨藝術部長李文獻表示這部片並不好笑。

-a film by Julian JEEYASEELAN & Lina Tan

影片簡介和背景


  3R (Respect, Relax, Respond)是大馬相當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每週以單元形式探討年輕女性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可能會面對的問題。

  然而,本次放映的這集,因為以中立態度探討同性戀議題,經歷兩次剪輯送審仍被當局判定為「鼓吹(女)同性戀」(promoting lesbianism),並列出10大罪狀,至今無法在大馬曝光。

  我們又得在國外的影展才能看見本土節目了。





延伸閱讀

3R: Identity Behind The Mirror英文簡介

3R官方網站
http://www.3r.com.my/

KOMAS族群短片集錦之

(三) Jom Gi Minum' (Let's Go For a Drink) 走!喝茶去!

導演:Sevan Doraisamy
影片:7mins/2006/英文字幕
簡介:大學畢業的Arasu在找工作過程中面對了哪些無關學歷的問題?





(四) Antara Cinta dan Bangsa 異族戀

導演:Grace Tan
影片:5 mins/2005/中+巫+英/英文字幕

簡介:不諳中文的娘惹Angela交了個馬來籍男友,相愛的兩人卻必須面對周圍各種奇怪的眼光,為何「異族戀」那麼不受歡迎?




(五) Ada Apa Dengan Cina 華人還剩下什麼?

導演:Chi Too

影片:13:32 mins/粵+印/英文字幕

簡介:男孩申請政府獎學金被拒,滿怨政府把獎學金都給了馬來人,好友勸他趕緊申請本地大學,他也說:「想都不用想,大學熱門的科系還不都是留給馬來人」。最後,男孩最後到街上賣盜版DVD,好友則申請到了本地大學。

除了埋怨與虛耗,浪費一次次機會,寧願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裡,卻看不到那口井以外的天空。華人究竟還剩下什麼?

(六) My New Home 我的新家

導演:Amy Lim

影片:10mins/2006/英文字幕
簡介:小美搬到主要為印度人居住的社區,交了新朋友,可她的母親卻打從心底害怕周遭的印度人,無論是小美朋友的母親,還是樓梯間擦身而過的老人家,還有市場裡異樣的眼光。萬綠叢中一點紅,是綠色討厭紅色,還是紅色厭惡綠色?



(七) 1957.1969.2006

導演:Brenda Danker

影片:10mins/2006/英文字幕

簡介:三個不同世代人民的夢想與希望,喊著Merdeka的那一年,大家懷抱這個信念並扎根於此。直到那一年,五一三粉碎了一切,現在,傷口愈合了嗎?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10/20 第四場影展文字記錄

  愛國雞婆聯盟於10月20日,在師大舉辦的最後一場「噤若寒蟬」大馬禁片影展,是次活動也正式宣告影展暫時告一段落。

  今天一共播放3部影片。第一部是慘遭大馬電檢局腰斬的其中一個3R節目。這一集的節目探討同性戀問題,主持人訪問了一些女同性戀者和輔導員。然大馬有關當局卻以「違背回教教義」、「不符合大馬多元文化社會的精神」、「鼓吹女同性戀主義(Lesbianism)」等之「罪名」來禁止放映該集節目;第二部短片則是新加坡導演陳子謙的《CUT》,是一部以尖銳台詞和歌舞劇形式對獅城電檢局「歌功頌德」一番的短劇,《CUT》感謝*wwf電檢局官員歇盡所能讓人民「見其所該見」,諷刺手法一針見血。 第三部播放的片子是《娘惹滋味》,這是台灣紀錄片導演溫知儀的第一部劇情片,影片描述在台移駐勞工的生活與感受,演員真情流露的表現賺人熱淚,同時也讓觀眾更了解在台移工的真實人生。

  一位與會者指出,有些大馬朋友來台之前並非「同志」,來台之後突然「變成」「同志」。他也舉出,在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大馬,「肛交」二字可以上報章頭條,「同志」議題竟然可以成為政治攻擊手段,令人訝異。 爾後,一位台灣觀眾也表示他不能接受大馬政府禁映3R的理由,並指出台灣的同性戀者相對之下很幸福,可以很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性取向。

  主持人吳欣怡回應時亦慨嘆,何以大馬對此議題連一個討論的空間都不給? 她引述BBC數據表示,在大馬約有1萬至1萬5千名MTF(male-to-female)變性人,這是不能忽視的現實。然而我們看到的是:大馬海軍不接受同性戀者加入,前首相敦馬哈迪更曾在任內表示,大馬絕不可以出現一個同性戀首相。主持人隨後拋出一個問題:1990年以前,人民可以在身份證性別一欄上更改性別,何以現在不行?

   曾在大馬從事教育工作的觀眾蘇源恭提醒,「同志」之稱呼有其敏感性,異性戀者使用類似稱呼時必須謹慎,「變成」同性戀者的說法也必須再思考,因為很多同性戀者在大馬備受壓抑,不敢公開自己的性取向,來台後方才「出櫃」。他也引述旅美專欄作家歐陽文風的一句話,即:同性戀者所面對的問題並非要或不要成為同性戀者,而是他們是不是同性戀者。他隨後亦提出,沒有人可以選擇性別、種族、性取向,我們理應回歸人人平等之概念,並反省法律、政策使某些人覺得不安的情況。

  另一位與會者分享以前在中學時代經過紅燈區,將「阿瓜」(變性人)當動物看待的經驗,她坦言這種行為很糟糕,並指出他們無法上大學、找好工作,在在都跟他們的性取向息息相關,卻甚少有人對此提出疑問。她也質疑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的「男女」搭配,而非「男男」、「女女」搭配,是否應該再反思一番?

  主持人隨後帶到移工的課題討論,並指出大馬和台灣官員常將犯罪率高企不下歸咎於移工,然數據卻證明移工犯罪只佔大馬犯罪率的百分之二,政府指責移工導致治安惡化說法不僅非常偏頗,也顯現大馬政府欲藉此轉移其施政不力的注意力。同時她也指出一些對移工不利的大馬法令,例如:移工不能組織工會。此外,主持人亦提醒一更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部份移工要搶劫、犯罪?我們是否忽略了其結構性的歸因?

   一位與會者表示很多移工是被騙到大馬工作的,他們得到的薪資遠遠低於當初仲介招募員工時所提出的價格,她指出大馬仲介商剝削的情況更是猖獗,就連自己的朋友對待移工的態度也很糟糕,「尊重人權,要從自己做起吧?」他表示。

   策展人之一黃書琪表示自己曾到花蓮訪問一位移工植物人,發現有些雇主對待移工的態度十分可議。另一位與會者也表示,香港、台灣、大馬的華人都有一種鄙視 「外族」的毛病,例如:香港人喜歡稱印巴人為「阿差」,大馬華人社會更是蔓延著一股比以往更沈重的悲情,把犯罪問題歸咎於移工,一些長輩更鼓勵年輕人移民。

   蘇源恭則提出,早期台灣學術界出現一堆「新移民之子」降低台灣人素質的「垃圾」研究,完全漠視醫學界證明混血兒更聰明的事實,所幸後期台灣學術界開始摒除偏見,但仍不夠努力讓這些「事實」普及到社會各階層。他同時也認為《娘惹滋味》部分內容有些小小失真,依然投射出台灣是文化層次較高國家的觀點。

  主持人在總結時表示,「不合理的念頭會被不合理的法律所支持,如果有人覺得嘲笑移工、變性人不是問題,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她也指出,噤若寒蟬影展從一開始討論歷史、政治、種族等較為宏觀的議題,最後一週策展小組決定把問題回歸到社會層面,從關心生活週遭、關心我們的社會開始。
  愛國也可以很簡單,當個稱職的公民就是。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觀眾迴響]重返馬共的歷史現場

重返馬共的歷史現場──《最後一名共產黨人》觀後感

  最近由一群大馬旅台生所組成的「馬來西亞愛國雞婆聯盟」很雞婆地在台北舉辦了一連四場的「噤若寒蟬影展」,並於9月30日放映了第一部紀錄片─由Amir Muhammad執導的《最後一名共產黨人》(The Last Communist)。可能是以禁片為宣傳號召的緣故,竟然吸引了七十多位觀眾(多是大馬留台生)參加,把場地擠得爆滿,可謂盛況空前。本人有幸躬逢其盛,且寫下一篇觀影心得跟大家分享。

  其實早在去年另一場名為「在左邊的亞洲」的小型影展中,我便機緣湊巧看到了Amir執導的另一部《大榴槤》(The Big Durian)紀錄片。這部影片不僅題材大膽(處理五一三事件、茅草行動等),而且拍攝風格之強烈讓人耳目一新,很慶幸大馬終於出現了一個比較「像樣」的導演。這次影展放映的新作則主要處理馬來亞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Malaya)最後一任總書記──陳平的生平。此片在影像的精緻度上比《大榴槤》遜色,敘事模式和拍攝手法則大同小異,如果說前者有什麼特別的突破,大概是添加了讓人為之噴飯的許多惡搞歌舞片段,讓觀眾能夠以輕鬆詼諧的方式來接觸沉重的歷史。

  相信看過兩部紀錄片的觀眾都不難察覺Amir酷愛透過路人甲、路人乙的訪談來間接處理嚴肅的歷史事件,這是導演在記錄片美學上的一大特色。這種「平民化」的敘事方式十分有效的將民間的活力給釋放出來,即透過鏡頭的捕捉呈現市井小民活潑生動的生活面貌。影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平民百姓」就有會講流利福建話的印度人、漂亮的「柚子西施」、介紹木炭製作過程有如發表政見的板場老闆、臭豆男孩三人組和歌聲美妙的馬來胖婦等,無不讓我們重新發現了潛藏在馬來西亞社會各個角落的民間活力。

  如果仔細觀察,也不難發覺這些在影片中出現的人物其實都經過一番精心的篩選,一方面受訪者同時涵蓋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等不同的族裔,比例分配均衡,另一方面,大部分受訪人物的言談內容都十分逗趣(製造娛樂效果?),顯然並非隨性安排的結果。這種同時兼顧所有不同族裔觀點的「去中心」(decenter)敘事手法也讓整部影片成了語言的大雜燴,英文、馬來話、華文、廣東話、福建話等統統交雜在一起「眾聲喧嘩」,十分強而有力的將馬國社會在語言和文化上的駁雜多樣給鮮明的呈現出來,可以說是一部具有強烈馬來西亞特色的紀錄片。

  其實在觀看《最後一名共產黨人》以前,我便一直有一個疑問盤旋在腦海裡:到底馬來導演處理馬共和華人導演處理馬共會有什麼樣根本的差異?看了這部影片特殊的敘事方式,我想最大的差別就在於Amir十分難能可貴的跨族群視野,即能夠同時呈現不同族群對馬共的看法,讓不同的聲音彼此碰撞,激盪出一些火花。如果讓華人導演來拍馬共,大概難免又落入一個中規中矩的「我方的歷史」(清一色華人的聲音),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傾訴華人的悲情,因此由馬來導演來處理馬共反而能夠突破華人一些即定的狹義視野。

  《最後一名共產黨人》雖說是一部紀錄片,但是和一般傳統的紀錄片顯然有極大的出入,我們看不見歷史學者正襟危坐的發表對馬共的歷史評價,也沒有官方代表咬牙切齒的表達對馬共的憤恨,更沒有任何歷史片段輔助說明馬共的歷史,最誇張的地方還在於一部以陳平為中心的記錄片,居然完全看不見「男主角」的身影,唯一的一次出場也只是以漫畫人物的形式出現,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將Amir的這部影片歸類為一種反紀錄片的紀錄片。

  此外,也有人把影片歸類為所謂的公路電影,而整部電影也確實十分忠實地一路沿著陳平曾經居住過的市鎮重新探訪一遍,似乎有意透過陳平的足跡來象徵性的呈現整個馬共的歷史。導演一路上訪問了不少路人,包括腳踏車店老闆、中文老師、印度勞動婦女、柚子店老闆、馬來歌手、板廠老闆、花餅老闆和老馬共成員等,從各種局外人的口中拼湊出陳平的形象,當事人反而被「喧賓奪主」,失掉了現身說法的機會(作者已死?)。這種十分「後現代」的敘事手法如果說有什麼可取之處的話,大概是用了一種普羅大眾的觀點,自下而上的重新來建構歷史,十分符合馬共為無產階級奮鬥的意識形態,算是達到一種內容和形式上的和諧搭配。

  如果這部影片當初順利在大馬戲院上映(也不過在三家數位戲院放映),相信也不會引起馬來社群太大的迴響,因為此片處理歷史的手法過於「後現代」,就紀錄片美學上的實驗而言,或許具有一定的意義,可是就引發觀眾反思馬共在大馬歷史上的定位而言,顯然力有未逮。或許導演真正的用意正是不希望影片帶有任何預設立場,讓觀眾能夠自行下判斷,而整部影片也確實沒有任何帶有價值論斷性質的旁白,只有不時出現一些不痛不癢的陳述性語句介紹陳平的生平。

  Amir沒有透過影片積極為馬共平反和去污名化,確實叫人感到失望,甚至讓人覺得「雷聲大雨點小」;然而,一位馬來導演嘗試透過紀錄片來打破馬共的言論禁忌本身已十分值得肯定,也代表馬來友族願意伸出「友誼之手」來傾聽和瞭解華人的歷史,這無疑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我想馬來西亞華人也是時候走出民族主義的悲情,多去了解不管是馬來人或印度人等友族的文化和歷史,如此則這部影片階段性的「破冰」(ice-breaking)任務也就達到了。


作者:吳子文

10/20 噤若寒蟬最後一場

  一系列的噤若寒蟬影展總算來到最後。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參與、關心。

  然而這一系列影展只是個開始,後續的部份,需要大家一起來完成。

  雞婆聯盟會不會有接下來的活動?有,因為雞婆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所以,歡迎大家繼續保持關注,謝謝~


  
  再不管,當然什麼都不剩。


  p/s:之前一直有不少人問及影展是否有巡迴、重播的可能,我們也很希望這一系列的活動能讓更多人參與,也正在構思可能方案,若有好的建議,請聯絡我們。

10/14第三場影展文字記錄

  10月14日,第3場次要播的電影《Sepet》因為版權因素,緊急換片。透過大馬朋友的協助下,我們找到了大馬獨立製作單位KOMAS所製作的8部短片,作為《種族互動》單元的播映影片。片子雖經更換,但是影片可討論的元素還是一樣,希望讓大家開始回顧與反思自己與友族的關係與互動。

  成立於1993年的KOMAS,一直持續用傳播的力量為邊緣社群與人權發聲。知道我們辦這場影展的理念後,覺得應該多鼓勵海外游子多關心自己的國家,決定不收我們片子的費用,謝謝他們。

  KOMAS的8部短片,由不同族群的導演所拍攝,更能完整展現馬來西亞目前的真實面貌。這8部短片從生活經驗出發,除了討論種族課題,也觸及了馬來西亞的社會、政治、文化等面向。

  這場的觀眾,不多,約有30名,但是台灣觀眾與馬來西亞觀眾的數量卻是非常接近的。感謝到來的台灣觀眾,感謝你願意踏出第一步來認識馬來西亞;感謝到來的馬來西亞朋友,感謝你願意跨出一步來重新認識馬來西亞並思考自己與友族的關係。

  在影片的討論環節,主持人黃書琪一開始即分享其自身與印度鄰居相處的經驗。她發現,刻板印象一直是各族群無法融洽交流的原因,其實只要願意去瞭解友族,就會發現到很多刻板印象是不正確的。

  會中有人提問,大馬華人經過好幾代都仍要以語文的民族象徵來成為一個群體的樣子,以便可以跟國內其他族群分隔開來,但又很想完全融入大馬社會,這是不是一種矛盾?

  另一參與者認為,華裔學生必須走出自己的圈子,多看英文、馬來文報章。因為,有些基本資訊甚少出現在中文媒體。舉個例子:除了一般國民中學與獨立中學,許多大馬華人並不知道其他類型的學校──全寄宿中學、理科中學、科技高中(Teknik)、技職高中(Vokasional)等。除了大馬,沒有一個國家會出現「國民不清楚現有的教育體系」這種情況吧!會上也有馬來西亞國立大學畢業的學生與大家分享他的看法,她說,其實不管大馬實施固打制或績效制,國立大學並不如想像中的難考,只是看華裔學生願不願意嘗試申請。

  也有與會者提出了運動場上的例子,因為在運動場合上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種族不分彼此地為同一個目標努力。而在政府醫院裡,各族醫護人員不分膚色地照顧病人,若身歷其境可感受到友族友善純樸的性格。

  唯有跳出自己的框框,才能走出泛種族化的新格局。我們不應該用種族沙文主義來「保護」自己,因為自大的另一面其實是自卑。

  電影播完,討論會也散場,但是我們還是留下座談會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我們一起來慢慢思考。

1. 如何區別「我」及「他」?

2. 語言是種障礙嗎?

3. 不同種族因為沒有共同興趣,所以有隔閡?還是另有他因?

4. 到底馬來人是文化上還是政治上的定義?(追溯馬來人歷史,Bumiputera一詞在80年代才出現)

5. 海外華人包括大馬華人,是否如蝗蟲過境般將所到之地的財富通通搜光,不給別人留個發展空間?

6.真正的bumiputera-大馬原住民備受忽略,而其中一個語言Bugis也即將消失了,大馬人可曾關心?

10/13第二場影展文字記錄

  第二場影展,在隔了兩週後,終於再度登場了。10月13日的場次,播映的片子為《大榴槤》,用紀錄劇情片的方式來看513事件、ISA法令和茅草行動等議題。

  這部片子以1987年10月18日,一個士兵拿著M16在吉隆坡狂射事件帶入。導演訪問了許多受訪者,但是每個人對事件的記憶、猜測、了解的原因都不同。就如被遮蔽的歷史事件─513一樣,官方有官方的版本,民間有民間的說法。

  1987年可以說是馬來西亞人權歷史上污點重重的一年,政府引用ISA法令,沒有經過審訊就逮捕了百餘名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士,三家不同語言的報紙被吊銷執照。有人說此事源於教育部委派不懂華語的教師到華小任高職,引起社會不滿逐採取這個強烈的行動;但是另有一說是,此事是巫統黨爭之下的犧牲品。

  在進入討論之前,其實很多在場者都對茅草行動沒有印象,除了年齡的關係外(茅草行動發生的時候,很多在場者其實連幼稚園都還沒上),課本上也不見這段歷史。

  聯盟成員黃書琪的母親是華小老師,她對茅草行動的印象,來自母親載她上學路上的談話,那時候,她的母親憤憤不平地說:「派不諳華語的教師到華小任高職,是要消滅華小。」她承認,在那樣的環境下成長,她也曾經是一個華文沙文主義者。

  但是長大後,回望上述事件,她會去思考,政府的用意是什麼?她舉宏願小學的例子指出,我們應該先了解政府的出發點為何,政府的立意也許是好的,然而傳到民間,卻成為不利於華小的政策,但是她也提醒,實際執行面是否與立意良善的目標契合,也是必須關心的一件事。

  主持人姚文傑則與大家分享他與外公的談話。當他問外公關於513事件時,外公告訴他,以前的種族關係沒有這麼緊張,這些緊張的關係都是政治人物建構出來的。

  其中一名與會者林璦婷的論文探討的是513事件中華人的記憶,她說,在進行訪問中,很多原本的受訪者都以不方便、不知道、不清楚來拒絕她的訪問。就算有受訪者願意受訪,所給予的資料也是有限,可見受訪者還是有很多顧忌,這導致她的發現與政府版本的說法沒有多大的差別。

  也有來自台灣的觀眾參與這場討論,她認為馬來西亞的現況與台灣70年代的黨外運動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她以台灣黨外運動最後終於成功來勸勉大家要對馬來西亞的民主運動抱持希望。

  在馬來西亞唸大學的時候積極參與學運與烈火莫熄運動的譚貞潔也與大家分享她在大學時代的例子,她說,那時候她的車子貼滿改革的貼紙,總是被認為是馬來人的車子,因為華人一般被認為是對政治冷感。她說,其實馬來西亞目前有一些團體如動力青年、學運等都積極與其他族群的團體交流合作,所以馬來西亞民主運動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

  一位遠道從交大來參加影展的觀眾指出,馬來西亞華人應該走出去,讓友族了解我們。我們應該讓其他族群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辦馬來西亞華文獨中?獨中是什麼東西?董教總也應該與其他族群的教育團體互相交流,讓大家了解華文教育的體系與訴求。

  其實,這些影片、這些討論都只是一個起點,我們希望可以藉此挑起大家去思考自己與馬來西亞這片土地的關係,因為馬來西亞是我們的國家,也需要我們一起努力,讓它變得更好。套句主持人文傑的話來總結:「在馬來西亞的時候想離開,但是離開之後才發現,除了馬來西亞,沒有其他國家是我的國家。」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莫忘初衷

  影展,明天就是最後一場了。我們從馬來西亞的歷史──馬共說起,談到了很多人忌諱的五一三,然後回頭看看現在的種族政治、族群互動現況。

  明天,我們把眼光放到大部分人鮮為注意的族群,一群常被視為「不正常」、「病態」的人,這些人,實際上就那麼自然存在我們的身邊,和我們一樣吃喝拉撒睡,也會唸書賺錢工作養自己,但我們卻常以為和自己一樣的人是「正常」,那些和我們不一樣的人,是「不正常」。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歡迎來看看,當然別忘了留下來討論。

  宣傳完畢,要說的是我的想法。

  第一場,來了七十幾個人,老實說,把我們嚇壞了。這可不是「正常反應」,我們原本期待只有廿幾個人,但衝著Amir Muhammad的禁片號召,硬是來了滿滿的一場觀眾,讓我們驚喜不已。不過隨後兩場,或許因為日期撞上許多活動(同志大遊行、分屬會活動),人群分散不少。

  不過,看片人少,討論的人更少,必須坦言,我們是初次辦影展,討論會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不過我更希望大家可以互相激盪,拋出不同的看法。

  只有當大家一起,發現原來有一群人關心著相關的議題,我們才不會覺得那麼孤立無援,那麼絕望。所以,縱使我們現在能做的很少,但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離開馬來西亞,文憑不受承認,不是構成不愛馬來西亞的元素,我們討厭「政府」、「政客」的行徑,不代表我們討厭馬來西亞這個「國家」。

  不管是喜歡食物也好,氣候也好,風土人情也好,這一塊土地一定有讓你眷戀的地方,我們對她認識得太少,誤解卻常常很多。這個影展,四個星期下來,就是一個重新認識的過程。

  不論你有沒有從頭參與到最後,我們依然希望你可以來看最後一場。雖然整個馬來西亞的現況,對比我們現在身處的寶島,常常讓人感到洩氣,但並不表示她完全沒有希望。正因為她有很多進步空間,所以可塑性很強,未來就在我們手裡,你要呆在安全的環境裡,還是去挑戰?

  對於我們可以做什麼的問題,可以不那麼沈重,愛這塊土地不一定要插上大大面的國旗,才是愛。一種小小的關心,關心我們的周邊,也是一種愛

  請你來看,請你來討論吧!如果你覺得你想要/可以做一些事,一點點也好,用你自己的方式,去表達,除了賺錢繳稅,我們可以替這塊土地做的事情,多著呢!

by 聯盟成員 書琪

10/20 Identity Behind The Mirror、CUT、神秘場

噤若寒蟬第4單元:多vs.少

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取決於多數對待少數族群的態度。

片子(一)
3R: Identity Behind The Mirror
-a film by Julian JEEYASEELAN & Lina Tan

日期:2007/10/20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師大本部誠202教室(師大文學院二樓)

影片資訊:紀錄/巫+英+粵/20分/2003

*備有映後座談,約1小時半(視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3R:Identity Behind The Mirror 影片簡介和背景


  3R (Respect, Relax, Respond)是大馬相當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每週以單元形式探討年輕女性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可能會面對的問題。

  然而,本次放映的這集,因為以中立態度探討同性戀議題,經歷兩次剪輯送審仍被當局判定為「鼓吹(女)同性戀」(promoting lesbianism),並列出10大罪狀,至今無法在大馬曝光。

  我們又得在國外的影展才能看見本土節目了。



3R: Identity Behind The Mirror預告片



3R: Identity Behind The Mirror延伸閱讀
3R: Identity Behind The Mirror英文簡介

3R官方網站
http://www.3r.com.my/

片子(二)
CUT「喀嚓」a film by Royston Tan(陳子謙)
日期:2007/10/20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師大本部誠202教室(師大文學院二樓)

影片資訊:劇情片/英/13分/2005/Singapore

*備有映後座談,約1小時半(視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Cut影片簡介

  電檢局超級粉絲的男子在超市巧遇電檢局長官(其造型是影射當時的電檢局執行長Amy Chua),遂高度亢奮的他追著「偶像」不放,並用道地的Singlish連珠炮般數出挨過電檢局利剪的電影,他細數著她的每一部「作品」,是如何地呈現「保姆式看什麼我幫你選」剪輯美學。

  這部由新加坡獨立電影工作者陳子謙出品的超華麗爆笑歌舞劇以獨特的新式英文與歌舞劇,好好地將新加坡的電影檢查制度嘲笑一番。

Cut影片背景

  因為前作「15」被新加坡電檢局剪了27刀,還得以限制級的方式上映,新加坡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人陳子謙感概於新加坡政府保母思維的施政方式,遂自費拍攝「cut」。陳子謙認為:「出於妄想症的電影檢查制度,所造成的傷害只會多於好處。審查制度會妨礙辯論。」

  這部電影在當地網站被下載數萬次。日前也曾在新加坡國會議堂被提起,新加坡新聞、通訊暨藝術部長李文獻表示這部片並不好笑。

Cut 預告片



Cut 延伸閱讀

CUT相關新聞
http://www.music543.com/phpBB2/viewtopic.php?p=76041&sid=c168f7d07ef94e1659584e9936149dfd

陳子謙與其作品介紹
http://oxwarehouse.blogspot.com/2005_12_13_archive.html

「15」影評
http://www.stanleyng.net/28092005.htm

「cut」影評
http://www.asiamedia.ucla.edu/article.asp?parentid=8687

導演陳子謙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yston_Tan


片子(三):神秘場

  為了回饋觀眾,我們將播放一精采的神秘電影,作為噤若寒蟬影展四次單元的結束。
  
  同時,展望。
  
  對於馬來西亞,也許你會覺得,「即使了解更多又能怎樣,還不都是一樣?」
 
  然而面對這該死的現況,我們可以失望,但不能絕望。
  
  也許參考別人的例子作為一個借鏡,可以找到展望的理由。
  
  大家可不要錯過喔!

10/14Sepet更片說明

  呼,總算等到這一刻。

  因為2007年即將上場的金馬影展設置了東南亞單元,即將播映Yasmin Ahmad導演的數支片子(包括Sepet),因此我們被該片商通知希望能暫緩播放。

  雖然事先知道消息,然因為金馬官網尚未公佈,我們也不方便事先「爆料」。

  無法播映此片,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嗎?

  依據金馬官網的資料,Yasmin Ahmad導演即將來台與觀眾交流,雞婆聯盟正積極構思,希望能藉著導演來台辦個座談會,促成導演與旅台的大馬人的交流。

  當然,這目前還是雞婆聯盟一廂情願的想法,尚未成定局。

  所以大家還是有機會觀賞導演的系列片子,不過換了個主辦單位而已。

  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導演在金馬影展的參與,畢竟這挺難得的,若非台灣這陣子吹起「東南亞風」,東南亞人民對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依然是個不折不扣的「他者」吧!

  就像多數的我們對待國內友族同胞一樣。



以下新聞轉載自金馬影展官網

東南亞新勢力 台灣電影借鏡對象

馬來女導演雅絲敏阿莫 印尼越南等導演來台

2007/10/17

  東南亞電影已非吳下阿蒙,包含恐怖片、青春片、功夫片、歌舞片等電影類型都嚇嚇叫,不但在本國培養出很多有票房實力的電影偶像,也開始受到歐美影壇注意,值得台灣電影借鏡。因此金馬影展特地在「影壇新勢力」推薦這股引起世界影壇注目的東南亞蓬勃新勢力,除了邀請馬來西亞知名女導演雅絲敏阿莫並介紹系列作品,更邀來「拳‧戒」導演阮查理與「三天到永遠」導演利利里沙與男主角尼可拉斯撒普特拉,讓台灣影迷體會這股來自海上彼方聲音的魅力。
  
  雅絲敏阿莫(Yasmin Ahmad)雖然是馬來西亞女導演,電影卻獲得當地華人觀眾青睞,電影中各族文化水乳交融地結合,濃厚人物色彩讓人充滿共鳴。廣告導演出身的雅絲敏阿莫,以父母為藍本而跨足影壇,拍出「浮生幾重憂」(My Failing Eyesight)老夫老妻彼此扶持的感人愛情。第二部「我愛單眼皮」(Slit Eyes)馬來女子和華人男子的異國純愛物語,以英文、廣東話、國語、台語展現大馬多元種族特色,以及不同文化對愛情的衝擊;電影不僅讓她揚名海外,更造就讓馬來人和華人在電影院觀賞同一部電影的奇蹟;原來雅絲敏經歷了兩段婚姻,前夫是印度人,現任丈夫是華人,因此她的愛情觀沒有種族之分。

  第三部「花開總有時」(Anxiety)刻畫女性婚後看似幸福,卻因為接連意外而發現家庭生活的假面;最新「木星的初戀」(Mukhsin)把愛情戰場大膽地向下延伸到小學階段,描寫小女孩在友情與愛情間的矛盾。有趣的昰,後三部片不同時期都以歐琪為女主角,導演雅絲敏表示:「其實,歐琪是三個女人混合體,我把她們真實故事都融合在這角色裡,這三個女人包括我自己、我媽媽和我妹妹。」
  
  越南導演阮查理(Charlie Nguyen)所拍「拳‧戒」(The Rebel )看似殖民時期越南對法國的抗暴傳奇,精采打鬥卻表現出不輸香港與好萊塢的俐落拳腳,尤其是男女主角的連續後空飛踢更昰力道十足,原來男主角阮明智(Johnny Nguyen)可是擔任過蜘蛛人替身、闖蕩好萊塢的越南動作明星。印尼「三天到永遠」(Three Days to Forever)昰表兄妹開車參加婚禮的公路電影,沒想到一路上遇見形形色色奇人而花了三天時間才抵達,劇中男女主角魅力十足,金馬影展特地邀請印尼青春偶像尼可拉斯撒普特拉(Nicholas Saputra)與導演利利里沙(Riri Riza)來台。

  台灣影迷對東南亞電影印象大多為恐怖片,泰國「庭怨森森」(The Unseeable)交錯真實與奇幻,懷孕少婦尋找丈夫下落卻身陷神秘宅第,不到最後不知道結局真相。印尼「暗黑殺神」(Dead Time: Kala)則是一連串連續死亡事件的神秘惡夢,所有知道真相的人都只有一條死路。

  說到印度,當然不能缺少歌舞片。「寶萊塢之風雲大亨」(Guru)愛情故事從戲裡演到戲外,L’OREAL最美麗女星艾希維亞雷伊(Aishwarya Rai),就以本片而情定男主角阿比夏巴屈臣(Abhishek Bachchan);泰國「愛情保鮮期」(Ploy)則昰夫妻各自出軌外遇的成人喜劇,犀利解構愛情與慾望的本質。

  「881」(881)代表新加坡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描寫當地獨特的歌台文化,金光閃爍的木瓜姊妹花,熱歌勁舞絲毫不輸台灣電子琴花車;菲律賓「割之女」(Tuli)則昰少女同志電影,黛絲姑娘不僅借種生子還跟好姊妹大談戀愛。

  金馬國際影展今年將於11/23~12/8在信義威秀影城、日新威秀影城及in98豪華數位戲院,提供影迷們視覺盛宴。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影展,第二與第三場

  人來得比第一場少,但討論卻有意猶未盡的地方。

  紀錄、照片、大家寄來的觀後感會稍後會整理奉上,希望大家可以多發言。

  感激大家的參與,雖不致眾聲喧嘩,但是,這一小步也許是將來的一大步。

  最起碼,513、茅草行動、國家Vs.政府的弔詭、種族政治帶來的後遺症、我愛國國不愛我的矛盾、都在這兩天聽到了不同的聲音、問題、說法,可能更了解了,也可能更不了解,看山不是山了。  

  尋找解答,也許就是我們自己要去面對的命題。

  也許眼前的現實叫人遺憾,但別過頭去的人沒有埋怨的資格。

  下禮拜還有一場喔。

                                
                       愛國雞婆聯盟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影展,明天第二場

師大本部

文學院文學院

2點入場

風雨不改

影展場地和資訊:http://kepomalaysia.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_20.html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KOMAS族群短片集錦

噤若寒蟬第3單元

KOMAS族群短片集錦
-8部共73分鐘
日期:2007/10/14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師大本部誠202教室(師大文學院二樓)
*備有映後座談,約1小時半(視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預告片
片單資訊

(一)
Jom Gi Minum' (Let's Go For a Drink) 走!喝茶去!

導演:Sevan Doraisamy
影片:7mins/2006/英文字幕
簡介:大學畢業的Arasu在找工作過程中面對了哪些無關學歷的問題?



(二)
Training video for Keris, Wushu and Bow and Arrow 傳統武術新功能

導演:Fahmi Fadzil

影片:7 mins/2006/英文字幕

簡介:從馬來人的keris,華人的太極劍,到印度人的傳統弓箭,今時今日,還有哪些新的意義與功用?讓政客們熱情示範!
(三)
Darahku Merah 我們一家都是人
導演:Hakim

影片:15 mins/英文字幕

簡介:看著電視上的美膚產品廣告,小女孩不明白,為什麼皮膚要白晰才是美?黑珍珠就不漂亮?不同膚色的人還不都是留著同一種顏色的血液?


(四)
Loud Thoughts 過於喧囂的心裡話
導演:Raymond Sekhon

影片:5mins/2005/英文字幕
簡介:旅行社裡的印度夫婦、西方遊客、馬來及華裔員工心中對彼此各藏偏見,透過鏡頭給「說」了出來。



(五)
Ada Apa Dengan Cina 華人還剩下什麼?

導演:Chi Too

影片:13:32 mins/粵+印/英文字幕

簡介:男孩申請政府獎學金被拒,滿怨政府把獎學金都給了馬來人,好友勸他趕緊申請本地大學,他也說:「想都不用想,大學熱門的科系還不都是留給馬來人」。最後,男孩最後到街上賣盜版DVD,好友則申請到了本地大學。

除了埋怨與虛耗,浪費一次次機會,寧願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裡,卻看不到那口井以外的天空。華人究竟還剩下什麼?

(六)
Antara Cinta dan Bangsa 異族戀

導演:Grace Tan
影片:5 mins/2005/中+巫+英/英文字幕

簡介:不諳中文的娘惹Angela交了個馬來籍男友,相愛的兩人卻必須面對周圍各種奇怪的眼光,為何「異族戀」那麼不受歡迎?



(七)
My New Home 我的新家
導演:Amy Lim

影片:10mins/2006/英文字幕
簡介:小美搬到主要為印度人居住的社區,交了新朋友,可她的母親卻打從心底害怕周遭的印度人,無論是小美朋友的母親,還是樓梯間擦身而過的老人家,還有市場裡異樣的眼光。萬綠叢中一點紅,是綠色討厭紅色,還是紅色厭惡綠色?

(八)
1957.1969.2006

導演:Brenda Danker
影片:10mins/2006/英文字幕

簡介:三個不同世代人民的夢想與希望,喊著Merdeka的那一年,大家懷抱這個信念並扎根於此。直到那一年,五一三粉碎了一切,現在,傷口愈合了嗎?

[公告]10/14日更片緊急聲明

  各位關心噤若寒蟬影展的朋友們大家好。

  非常遺憾的跟大家報告,原訂於10/14日,族群互動單元展映的片子sepet(由Yasmin Ahmad 執導),我們跟片商接洽以後,被告知因為版權事宜無法在近期播放(原因會稍後公佈),造成大家的不便,我們深感抱歉。

  但是,族群互動單元就這樣結束了嗎?我們不甘心就此罷休,這幾天我們積極尋找可替代的片子,驚喜發現馬來西亞的KOMAS近年來也製作了探討族群議題的8部短片,我們火速接洽KOMAS承辦人員,請他們幫忙處理,很幸運的,我們在前天收到了KOMAS寄來的8部短片。  

  KOMAS究竟是什麼?它是馬來西亞非營利性質的大眾傳播中心,成立於1993年,宗旨是運用傳播的力量持續為促進邊緣社群的權益以及人權而努力。曾製作許多紀錄片和短片探討如巴昆水壩、轉型中的原住民、外勞等大馬社會議題。   

  我們很榮幸,讓這8部由馬來西亞不同種族的影像工作者拍攝的短片在本次影展上映(全台首映)。我們可以藉著這個機會了解其他族群的想法,同時也看到大馬華人影像工作者的自省。    

  我們相信,從不同族群的觀點出發來探討族群互動議題,開出的花朵會更燦爛耀眼。  

  什麼是ANAK MALAYSIA?也許,我們可以從這裡出發。      

  所以,請大家切勿錯過,時間和地點一樣,不同的只是換了片子。  





了解KOMAS

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The Big Durian

噤若寒蟬第2單元

THE BIG DURIAN -a film by Amir Muhammad

日期:2007/10/13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師大本部誠202教室(師大文學院二樓)

影片資訊:紀錄劇情/英+巫+粵語/ 75分

*備有映後座談,約1小時半(視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The Big Durian影片簡介


  故事從1987年10月18日,一個士兵拿著M16狂奔在吉隆坡一角而引起騷動開始。

  一個士兵在街上,尤其是華人社區掃射,怎麼可能全國人民都不清楚這件事,甚至,沒有一個正式的、官方的訊息公佈?

  就這一個事件,導演訪問了非常多受訪者,讓他們回憶當時的狀況。但每個人的記憶、猜測/了解的原因都不同。

  才發現,許多隱藏在表面和平之下,那些牽動大馬人民每根神經的歷史背景。從513時間、ISA法令到茅草行動,影片採紀錄劇情片的形式,以一貫輕鬆的調性,述說著大馬社會表面底下的波濤洶湧。

The Big Durian影片背景

  導演Amir Muhammad 並沒將《The Big Durian》送檢,因此也無法在馬來西亞院線公開播映。

  然而此片卻在新加坡、菲律賓、曼谷、香港等國際影展展出並得獎,同時也被三位美國影評人評選為「2004年度最佳地下電影」。.

The Big Durian預告片



The Big Durian延伸閱讀

無所知的亞洲《The Big Durian》影評:http://www.wretch.cc/blog/annpo&article_id=9622667

《513-1969年暴动之解密文件》
http://thefreemedia.com/index.php/columns/16670

513-1969年暴动之解密文件相關新聞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4035

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第一場影展座談會文字紀錄

  為了讓大馬同學更瞭解自己的國家,由馬來西亞旅台同學會總會主辦,大馬愛國雞婆聯盟承辦的「噤若寒蟬」大馬電影展在台灣上映,播放在大馬當局禁止上映或者是引起爭議的電影,以讓大馬旅台生可以聚集在一起討論、分享電影心得,以及增進對祖國的瞭解。

  2007年9月29日下午兩點半,大約七十五位大馬朋友和一位台灣朋友出席了在師範大學誠208教室舉行的影展。當日是影展第一天,上映的電影是知名馬來導演Amir Muhammad 的〈最後共產黨人〉(The Last Communist)。影片中一些搞笑的歌舞片段讓大家笑成一團,非常詼諧,也對影片中用流利福建話接受訪問的印度朋友感到驚喜,無不欽佩其語言天分,相信在場看戲的朋友也能夠感受到馬來西亞獨有的多元文化特質。

  影片播放完畢之後,主持人梁友瑄(政大新聞系)跟觀眾介紹主辦這活動的宗旨,除了讓大家對祖國瞭解更多之外,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黃明志事件,畢竟沒有人希望各族人民為了黃明志事件互相謾罵、指控而導致國家永無安寧之日。梁友瑄進一步指出,在馬來西亞國民中學或國民型中學裡,歷史課常只是「背的歷史」,因此對馬來亞共產黨(簡稱馬共)的印象往往只停留在官方所論述的「恐怖份子」、「破壞國家安寧」之類的刻板印象而缺乏真正的認識。她舉例說明:1942年日軍入侵馬來亞,馬共領導抗日活動,於1949年2月1日成立馬來亞民族解放軍,這些卻都成了被遮蔽的歷史。

  「直到我最近看了《生命如河流》,一本講述新、馬、泰三國十六位曾是女馬共成員的故事,才發現這些政治不正確的歷史老早就被排除在歷史課本外。」梁友瑄接著提問,大馬華裔作為移民後代,在馬來西亞這塊土地扎的跟本來就不夠深,而這些歷史正好又因為不能說,不敢說,成了不為人知的過去;除了政治因素,大馬華人不了解自己的土地,是否也是一種無法投注情感的原因?

  梁友瑄接著和在場來賓們以投影片分享她在網上找到的馬共歷史照片、以及英殖民政府的當時施行傳單戰的傳單,同時為在場來賓簡單介紹馬共。

  投影片觀看及下載



  在分享時段,台大外文所碩二吳子文指出馬共和全世界的共產黨一樣,通通都被污名化,例如把共產黨等同於暴力,是全世界都有的現象。他也表示,我們常說大馬華人對政治很冷感,但其實大馬華人在國家獨立前後都很活躍於政治活動,積極加入共產黨,後來被擊退了,所以剩下的都沒有什麼熱心了。他同時也表示:一個主義實施得不好,不代表其成員都是邪惡的。他隨後也提出一個問題:「何以此片沒有訪問陳平?」

  黃書琪(政大新聞系畢業)質疑:「政府到底害怕我們知道些什麼?是怕我們看了之後就信奉共產主義嗎?我們有如此不理智嗎?我們是如此不成熟的公民嗎?」

  吳欣怡(台大人類所)則分享回馬來西亞時發現北方大學(Universiti Utara Malaysia)為學生制定一套服裝標準,明文規定女生不能穿長褲短裙等等服裝條例。她很好奇地問就讀北方大學的友人,其友人表示「反正反抗也沒有用」,令她難以置信,大學生何以不反抗不合理的事情?

  另一位分享的學姊則指出,這部電影的導演Amir Muhammad是行動派,這是不是反映出新一代馬來知識份子已經比華人知識份子優秀,更具有行動力,並且視野更寬廣?華人是否還要繼續將很多問題泛政治化?還要一直想:華人是被打壓的二等公民?

  姚文傑(師大國文系)認同前一位學姊的說法,並提出一個問題:「馬來社會有新馬來人(Orang Melayu Baru),那我們華社呢?還要繼續說其他友族怎樣怎樣嗎?還要繼續走不出悲情嗎?」

  鄒雁慧(師大地理所)則表示來台升學前幾年沒有關心自己的國家,之後才慢慢開始回頭瞭解自己的國家。

  黃書琪隨後也順道提一提台灣樂生示威活動,她無法明白何以類似樂生的和平示威在犯罪率高企不下的新山如此不成氣候?為何新山居民只懂得用幾張馬尼拉卡(卡片)寫標語在警察局前面和平示威,還要一直害怕警察抓人而草草結束。她進一步表示今年國慶期間有人在新山一帶散播有關巫印種族衝突的手機簡訊,有人竟然相信這是真的,更有人表示要馬上逃難到新加坡,令她不解的是:「大馬人民真的對大馬如此沒有信心嗎?」

  就讀台大歷史所的詹敬仁則表示,大馬人之所以對國家沒有信心,之所以會相信那些散播種族衝突的簡訊,是因為這十年之間巫印兩族發生過好些衝突,有一次是發生在檳城,警察在檳威大橋設立路障,仔細檢查每一輛欲前往檳城的車子,是華人的就讓他們過橋,是馬來人或印度人就全部攔住不准進入檳城。就如曾經歷過類似五一三暴動的家長,每次大選就會儲備糧食,以防萬一。這是過往歷史造成的陰影;他也表示,馬來亞獨立是左派喊出來的口號,當時左派分成兩派:勞工黨、社陣走議會路線;馬共則是走武裝路線,左派並沒有因為共產黨被擊退了之後就從此銷聲匿跡,而是繼續走議會路線。

  同時,他也指出馬來亞之所以在戰後十多年才獨立,是因為英國殖民政府要確保把政權轉交給一個聽命於大英帝國的政黨。學長也鼓勵在座的大馬朋友,如果真要瞭解馬共歷史或者自己母校的歷史,就應該回去問問年老的長輩,他們都是歷史活生生的見證人,是否應該學著主動紀錄自己身邊的歷史?

  他也表示,歷史如果分成上遊、中游、下游,河裡面漂著的也許是珍貴的東西、也許是令人唾棄的垃圾,歷史不是瞬間就能解釋清楚的東西,因此像馬共這類的歷史的問題自然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完,想了解更多的人就必須自己多做功課

  除此之外,他也推薦一位輔仁大學的大馬學長拍攝的《紅蕃薯》,該片拍攝馬來亞民族抗日軍事件。

  最後,主講暨主持人代表影展主辦單位感謝各位觀眾的出席,同時也表示希望大家能繼續參加下幾個單元的噤若寒蟬影展。

活動開始:2:30pm
活動結束:5:40pm
文字記錄:姚文傑

  因為錄音檔失效,座談會中有些重點難免會有些疏漏,引起困擾還望見諒,歡迎有出席的大家一起以留言方式補充。

  點我我是活動照                       
                            愛國雞婆聯盟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影展第一場,圓滿落幕。

  我們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大家的出席如此踴躍。
 
  我們本來只預期來20幾個吧!
 
  再加上今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心頓時冷了半截。
 
  但是,現場來了70幾位同學和社會人士,除了佔地利之便的台大、政大、師大,還有國防醫、實踐、世新、台藝大、台北大學、輔仁大學、遠道而來的清大、交大、南部北上的暨南大學,還有社會大學的你們。
 
  過後留下出席座談會的同學有40幾位。
 
  我們很是感動,謝謝大家的支持。
  
  另外,有一件事必須跟大家道歉。
  
  原本借的視聽教室誠202因為器材失靈,一時間手忙腳亂的請校方幫忙換了間教室。
  
  結果換到一間讓大家坐到腰酸背痛的教室誠208,這一點,一定要跟大家說聲道歉。
  
  下一場,一定會讓大家在舒服的視聽教室看電影。
  
  今天的教室,從空空如也到坐滿整間教室(還害有些同學罰站了,對不起)

  今天的主講者,發表的時候發生一些假設上的失誤(我 vs.我們),望大家海涵。

  今天的討論,從一開始的冷場,到快結束時的踴躍發言。

  衷心希望今天的影片、分享會,都讓大家有個小小的收獲。

  最後一位學長發表的歷史上游、中游、下游論,也恰恰好應證了生命如河流。過去的歷史影響著今天的我們,那就回頭看看吧,也許就知道何來有「今天」。
 
  同時我們的現在影響著未來,而歷史的長河,不會停止。 

  希望下幾個單元,還會有你們,和更多人的參與。

  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做個合格的公民。

  p/s:原本承諾大家的錄音檔,因為我們的失誤,發現竟然沒有錄到~ orz, 對不起,請給我們一些時間,把文字記錄整理了po上來。

  最後,感謝今天來幫忙的彩鄉, 還有義務幫忙印海報的key和仔仔,還有大馬總會。
  


                           小小路標

           傳單     簽到簿     手冊 

           原本可以坐得很舒服的視聽教室                

           換到這裡,請大家多多包涵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影展,明天第一場

師大本部

2點入場

等你們來。


影展場地和資訊:http://kepomalaysia.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_20.html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團隊成員簡介

  本來,我們是想省去這一部份的,一來因為懶惰,二來覺得自介應該也沒那麼重要。我們沒有明確的組織,也沒有什麼鬼成立宣言,聚在一起開會只有2次(還在非常不正式的情況下,比如一邊吃pizza一邊聊天),就連「愛國雞婆聯盟」這名字,也只是為了方便宣傳,由其中一個組員隨便亂想而定下的。

  只是,就在噤若寒蟬影展宣傳展開以後,由於我們沒想到「自介」的重要性,總會幹部又剛好不在成員名單之中,惹來坊間許多的流言蜚語,我們竟成了「神秘的影展團隊」,有人問了半天也不知道我們是誰,於是開始懷疑這個團隊,幹嘛借總會辦一個敏感的影展?而且還免費入場?也許背後有政黨或是什麼利益團體的介入云云。

  笑完以後,我們認真思考,如果這些流言讓大家猜忌,以為來看影展是「有關當局」的詭計,可能會導致被抓的疑慮,導致大家在參與影展上的卻步,這實在划不來,我們不想獨守空教室,真的。

  因此我們公開成員身分,造成大家的困擾,不好意思。

  別擔心,這裡是台灣,箝制大馬言論自由的惡法(應該知道是哪個法)可沒本事在這裡張牙虎爪。

  我們也沒有侮辱國歌,我們堂堂正正的辦影展,大家當然也可以堂堂正正來看,沒什麼好怕的。

  要記得來看電影喔!

聯盟成員

譚貞潔 台大社會所畢
陳銳嬪 政大新聞所畢
吳欣怡 台大人類所二年級
黃書琪 政大新聞系畢
鄭柏濤 輔大應美系畢
姚文傑 師大國文四
梁友瑄 政大新聞四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The last communist

噤若寒蟬第1單元

THE LAST COMMUNIST -a film by Amir Muhammad

日期:2007/09/30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師大本部誠202教室(師大文學院二樓)

影片資訊:紀錄劇情/英+巫+粵語/ 75分

*備有映後座談,約1小時半(視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The Last Communist 影片簡介

  《The Last Communist》(最後的共產黨員)由導演Amir Muhammad(阿米爾莫哈默)製作,長達90分鐘的獨立電影以半紀錄片、半歌舞片的方式紀錄前馬共總書記陳平的前半生。除了訪問這名共產黨領袖出生長大的城鎮之外,該片也以特別製作的音樂來穿插襯托影片內容,並在影片尾端訪問一些前共產黨員。紀錄片訪問了80多個與陳平有關的人士,包括陳平的同鄉、馬共成員和目前居留在泰南的遊擊隊員。全片穿插華語、馬來語、福建話、廣東話、淡米爾語和英語。

The Last Communist 影片背景

  2006年4月 《最後的共產黨人》一刀未剪地通過大馬電檢局(LPF), 而且被批了個U級,獲准上映。
  
  2006年5月5日一封來自內務部的指示寄到了《最》所屬電影公司: 這部影片將不准在馬來西亞的任何一個地點上映。 理由是,上映這部敏感又有威脅性的影片讓「人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政府是在詢眾要求而下的禁映令。

  於是, 這部在柏林影展首映, 之後陸續跑了倫敦、西雅圖、溫哥華、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國際影展的影片, 最終無法站上自家舞台。


  問題來了,為什麼電影根本還沒正式上映(也就是還沒人看過),居然就有「人民」出來抗議?究竟《The Last Communist》什麼地方敏感?哪個部份可怕?

The Last Communist 預告片






The Last Communist 延伸閱讀

種族主義撼倒《最後共產黨人》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1691

Why Lelaki Komunis Terakhir is banned ◎Amir Muhammad
http://tinyurl.com/27wvyr

為何要把共產黨符號化?《最後共產黨人》觀後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ngoigp/3/1269069612/20060520001212

《生命如河流》-新、馬、泰16位女性的生命故事
作者:邱依虹  出版社:巨流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片單資訊

先公布這四片,片子詳細資料及剩下的兩部會稍後公布,敬請期待!
單元一:被遮蔽的歷史
主題(一) :馬共
歷史有很多種,政治正確的、政治不正確的、真的、假的。
關於自己土地的歷史,我們,真正了解多少?

播放影片:The Last Communist 最後的共產黨員
導演 :Amir Muhammad
影片資訊:紀錄/華+巫+粵+福建+淡+英/90分/2006
日期時間:9/30,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   :師大本部誠202教室
*影片播放結束備有座談會,約1小時半,會隨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主題(二):513事件
關於513,眾說紛紜,然而真正的歷史始終像個謎一樣。
如果我們害怕,避而不談。
歷史的傷口,始終還是淌著血,流著膿。
 

播放影片:The Big Durian 大榴槤
導演 :Amir Muhammad
影片資訊:紀錄劇情/英+巫+粵語/ 75分/2003
日期時間:10/13,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 :師大本部誠202教室
*影片播放結束備有座談會,約1小時半,會隨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單元二:經不起公開論辯的禁忌

主題(一):種族互動
你一向以來怎麼跟友族互動?你怎麼看待他們?你了解他們多少?
對於他們的了解,有沒有可能是流於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刻板印象?
把他們當作「他者」看待?
話說回來,你有友族朋友嗎?

播放影片:KOMAS族群短片集錦
影片資訊:8部合共 73分鐘
日期時間:10/14,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 :師大本部誠202教室
*影片播放結束備有座談會,約1小時半,會隨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主題(二):多VS.少
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取決於多數對待少數的方式
在我們的社會,女性、第三性、愛滋病患、外勞……
們是怎麼看待的?

播放影片(一):Identity Behind The Mirror
導演 : Julian JEEYASEELAN & Lina TAN
影片資訊:紀錄/巫/20分/2003
日期時間:10/20,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 :師大本部誠202教室
播放影片(二):CUT「喀嚓」
導演:Royston Tan(陳子謙)
影片資訊:劇情片/英/13分/2005/Singapore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地點:師大本部誠202教室(師大文學院二樓)
*播放影片(三):神秘場

*影片播放結束備有座談會,約1小時半,會隨討論踴躍程度延長時間。

影展預告片歡樂版

影展場地和資訊[免費入場]


日期:2007年-9/30、10/13、/10/14、10/20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師大誠202教室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免費入場!

怎麼去怎麼去:點我我是師大本部地圖

點我看看誠202的位置

噤若寒蟬。大馬禁片展前言

日期:9/30、10/13、/10/14、10/20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師大誠202教室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前言

我們是馬來西亞人,無疑的。

不然僑生週、東南亞週的時候,我們不會穿著songkoksarung、印度傳統服裝,向別人展現自己。

我們不像馬來西亞人,很多時候。

跟別人介紹自己國家的時候,會赫然發現對自己國家的了解實在少得可憐,馬來西亞有多大?共有多少人?國民平均所得是多少?有多少個種族?歷史的沿 革?國家的憲政制度?其他種族的文化?

也許只有食物,我們最熟悉。

長久以來,我們跟其他種族,這個國家交身而過,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揣測著彼此。十幾年以後漂洋過海來到台灣,在這裡生活了好幾個春夏秋冬。游子,是 我們共同的標記,有時候,也承載著同樣的夢、命運和矛盾。

我們是誰?來自那裡?這些在家鄉隱隱埋藏,不留痕跡的情緒,不知道為什麼,來到國外以後總是特別容易浮現。

離散的人,最容易搖擺的竟是認同。

特別是我們,自命國家的遺孤、二等公民的大馬華裔。我們跟自己說即便不被重視也要自強不息,於是發狠的賺錢,希望建立自己的王國,將自己倖免在這些 討厭的情境之外。

是政府鎖住了我們,也是我們鎖住了自己。我們總是憤怒但不敢作聲,害怕威權,害怕犧牲,只敢在私底下議論紛紛,發牢騷,罵幹。

於是我們帶著矛盾的情緒,有時熱愛,時而忿恨,離開自己的國家,尋找另一片天空。

卻也因此錯過了家鄉的天空。

家鄉有一些事情正在改變,你們知道嗎?

有一位馬來人去紀錄在馬來族群中被稱為萬惡不赦的馬共,片子出來以後,被國安局下令禁止映演,但是影片在國際影展中四處流竄。

還有一檔電視節目,因為討論同志議題,只是討論,當天錄製的節目被喝令禁止上檔。

有一部講述華人和馬來人的愛情故事的電影,被大馬電檢局砍了好幾刀。

有一群人,開始探索自己國家的人,卻被喝令打退堂鼓,於是我們有了禁片,上演著馬來西亞鮮為人知的真相與歷史。

那些都是真的,然而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而今我們收集了這些片子,辦了個免費入場的影展,只需要你自行掏出交通費、時間和自己,就可以一起來認識這有點久違的國家。

你會來嗎?你會來的吧。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